智能温控器的未来市场前景

2019-01-22

  近些年,温控器增长喜人,一些原有生产企业逐渐拓展生产线,另一些与制冷相关企业开始进军温控器市场。据统计,我国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东北三省,以及内陆省份均有温控器生产企业。“多如牛毛,但引领行业发展,还是需要大品牌、大企业。”常州东启总孙晓华说到。

温控器中小企业扎堆,竞争激烈,透支市场。再加上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,原材料价格的上涨,多方作用,种下的苦果是部分竞争力不强的产品几乎进入纯成本竞争阶段。“随着新的温控器企业的不断涌入,各企业都在承受着成本不断攀升,产品利润日益微薄的压力。”黄石先达张松波表示,到现在看来,温控器的市场还没有实现统一化,规范划,面对竞争压力,国内众多的温控器打起了价格战,没有把重心放在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方面,导致恶性循环。

1、 企业增加部分产品进入纯利润阶段

  很多企业对目前的利润率表示不满意,记者采访得知,不同品牌同一种类的温控器供货价格并不相同,有时甚至相差几倍。宏伟电子总郑发元说:“前几年温控器有20%利润点,这几年,只剩6、7点了。像我们这些私企,不敢在技术开发等方面过多投资,风险大,怕回报困难。行业竞争到zui后,企业越难做,没有好的政策和环境,很难在创新上有所作为。”于是乎,有的厂家为了意压低成本,甚至用机械式温控器替代电子式温控器,对温控器生产厂家提出快速应变市场的要求。江苏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陈荣金告诉记者:“同样是温控器,但因为配套的整机产品领域不同,温控器生产企业的境遇存在很大差异。同时生产多个品类温控器的企业,也往往根据市场动态对产品线和各品类产品占比做出调整。”

2、大中小型企业两极分化严重

  在企业求发展的内驱动力和竞争白热化的外驱动力组合下,温控器行业两极分化显现。一些靠模仿、抄袭短暂生存的企业,因为产品普遍存在自动化程度不高、能效性不足、同质化严重等问题,再加上受低价竞争、成本因素等影响,利润被吞噬,企业进入“危险期”。另一些新成立企业,或者发展步伐缓慢的企业则进入到瓶颈期,难有革命性产品出世。对此,江苏精创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副总陈荣金给出的建议是:“国内厂家在项目建设上,不要仅仅盯住初期成本,要考虑到使用成本、能耗成本等在内的综合成本,重视安全、品质等,服务,全方位提升品牌。”对比中小企业,或者是新进入市场的企业,一些龙头企业在中高端市场优势明显,同时还有更多精力和能力完成技术创新,并拓展到多领域。业内人士预测,强者愈强,弱者被淘汰的局面,在未来10年内表现更加激烈。


将来温控器的发展方向

   首先,提高温度测量精度和分辨力。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,温控器开始走高端智能化的道路,之前的智能温控器多是采用8位转化器,它的测量温度精准度不高,分辨率也差强人意。现在,许多西方国家开始推出许多分辨力较高精度较高的温控器,慢慢国内也开始不断创新,发展智能温控器。

   然后,是提高可靠性和安全性。原始的温控器在各项制作上面有些粗糙,技术创新能力不足,机器运作噪音较大。现在,新型的温控器采用高端转化器和数字化信息反馈方式。这种温控器抗干扰能力强,成本运作低,分辨力较高,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,是新型智能温控器发展的一大方向。

   最后,增加了检测功能。测试功能越来越成为新型温控器不能缺少的一面。一些智能温控器还添加了日历时钟功能,使机器的功能更加完善;一些机器还具有人性化储存功能,可以存储用户简单的信息。更多的温控器正在由单向通道向多项通道发展。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、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,智能温控器技术得到日益广泛应用,给仪器仪表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。智能温控器经过近十年来的建设与发展,我国智能温控器已经初步形成产品门类品种比较齐全,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开发能力的产业体系,成为亚洲除日本以外第二大仪器仪表生产国。从市场需求看,我国工业自动化市场需求日益旺盛。据中国仪器仪表协会预测,到2018末,工业自动化市场需求将超过1000亿元。

分享